恒星的几个时标:
恒星的演化时标为核反应时标,在长时标下可能发生多次热演化的随机涨落,但会被统计抹平。中心核区,或中心点源$(T_c,\rho_c)$的演化将主导恒星的状态。这一章研究中心点$(\log T_c,\log \rho_c)$的演化轨迹。
$(\log T,\log \rho)$平面的特征
EoS区域
不同EoS在$(\log T,\log \rho)$平面上划分出下面四个区域
- (I)理想气体:$P=\frac{\mathcal{R}}{\mu}\rho T=k_0\rho T$
- (II)简并电子气:$P_\mathrm{e,deg}=k_1\rho^{5/3}$
- (III)相对论性简并电子气:$P_\mathrm{e,r-deg}=k_2\rho^{4/3}$
- (IV)辐射压主导,$P\approx P_\mathrm{rad}=\frac{1}{3}aT^4$。
区域间的分界线:
- 在(I)和(II)相变的临界点,$P_\mathrm{ideal}\approx P_\mathrm{e,deg}$,从而有
- (II)和(III)相变的临界点$P_\mathrm{e,deg}\approx P_\mathrm{e,r-deg}$,
- 若自引力收缩快,(I)区可直接进入(III)区,$P_\mathrm{ideal}\approx P_\mathrm{e,r-deg}$,
- (I)到(IV)的相变,不妨假设$P_\mathrm{rad}\approx 10P_\mathrm{gas}$。有
核燃烧区域
一般只考虑$q>q_\mathrm{min}=0.1\mathrm{J\cdot kg^{-1}\cdot s^{-1}}$的核过程(更小的核过程的光度过小,不会被观测到)
在可以被观测到的临界点上:
即
给出$(\log T,\log \rho)$平面上一条负斜率的直线。
一般$m=1,n\gg 1$。在较大的温度范围上,$n$不是常数,而是$T$的函数,此时(*)式描述的是一条曲线。当恒星核区参数在边界曲线上方时,该反应才能被触发。
实际上边界线对应的$\rho$有一定弥散,从而有一定宽度。实际的各核反应的边界带如下图:
不稳定性区域
$\gamma_a>4/3$导致动力学不稳定,由各区域的EoS:
- 简并电子气区,$\gamma_a\rightarrow 4/3$
- 辐射压主导区,$\gamma_a\rightarrow 4/3$
- 铁核光致解离,$\gamma_a< 4/3$
- 正负电子对产生,$\gamma_a< 4/3$
简并气体和相对论性气体是热不稳定的。
如下图:
中心点的演化
多方球模型给出
设中心点初始处于理想气体区,$P_c=\frac{\mathcal{R}}{\mu}\rho_c T_c=k_0\rho_c T_c$。联立两式,有
- $B_n$对不同的$n$变化很小,可以看做常量。对$M=\mathrm{const}$给定的情况,此时有中心点$(\log\rho_c.\log T_c)$沿斜率为$3$的轨迹演化。演化过程中温度逐渐升高,向右上移动。
- 对不同的$M$,$M$增大导致$\rho_c$减小,即大质量恒星的演化轨迹是将小质量恒星的轨迹向下平移的得到。
- 如图,中心点处于I区要求质量范围约为$0.1M_\odot\sim 100M_\odot$
若随着恒星的演化,中心点进入II区(非相对论性简并电子气),$P_c=k_1\rho_c^{5/3}$,此时
- 对固定的$M$,$\log\rho_c=\mathrm{const}$,中心点的演化轨迹是一条水平的直线。由于核燃料基本耗尽,温度随着辐射冷却不断降低,从而演化方向是水平向左移动。
- 对更大的$M$,$\rho_c$更大,演化轨迹线是向上平移的。
- I区演化到II区的过渡过程是平滑的,这一阶段发生的是量子相变。
对$M\sim 0.1M_\odot$的矮星,将结束后将稳定在II区。
对$M\gtrsim M_\odot$,拐折后的轨迹最终进入III区。
对$M\rightarrow M_\mathrm{ch}$,恒星将沿I区和III区的边界线(在I区和III区这条线都是等质量线)不断收缩($\rho_c\rightarrow\infty$),直到进入中子简并态。
恒星演化:中心值
初态$(T_c,\rho_c)$较低,位于I区。
如图,小质量恒星的核反应为p-p链主导,大质量恒星的核反应为CNO循环主导。
恒星质量的下限$M_\mathrm{min}\sim 0.08M_\odot$,更小的质量无法点燃核反应,质量在下限附近的恒星称为褐矮星;上限$M_\mathrm{max}\sim 100M_\odot$,此时光度达到爱丁顿极限,恒星处于辐射压主导的IV区,系统不稳定,寿命短,称为蓝巨星。
$M_\odot < M <50M_\odot$的恒星可以穿越多个核燃烧曲线,发生多个核反应,形成铁核+外围多壳层燃烧的洋葱结构。
小结:
- 对$M\le M_\odot$,中心点初始在I区,向上演化并拐折进入II区或III区,形成白矮星
- 对$M\ge M_\mathrm{ch}$,沿斜率为$3$的直线不断收缩,最终形成中子星
- 对$M>(8-10)M_\odot$,可能最终形成黑洞
主序理论
赫罗图上主序带:
(有一定弥散)
系数$\alpha$不是常数,$L$变大时$|\alpha|$变大。
另外,主序星有质光关系:
本节用已有的理论解释这两个经验关系。
假设:
- 中心核区为氢燃烧
- 系统处于热平衡和流体静力学平衡
- 化学丰度均匀、恒定
- 辐射平衡
- 气体压主导
- 不透明度$\kappa\sim\mathrm{const}$
对恒星结构方程组进行量纲分析:
定义分数质量$x=m/M$,$0\le x \le 1$。选择特征尺度$R_*$,可以有:
其中$f_1(x)$也是无量纲的。对压强、密度、温度、辐射通量也可以如下定义。
从而得到无量纲化的方程:
流体静力学平衡方程成为
类似地,连续性方程成为
理想气体的EoS $P=\frac{\mathcal{R}}{\mu}\rho T$成为
辐射转移方程成为
热平衡方程成为
无量纲化的方程对所有恒星都有相同的形式,这种性质称为同系性/同调性。
联立量纲方程(1)(2)(3)(4),
即有
得到质光关系。
再联系(2)(4)(5),得到质量-半径关系
以及
一般核反应都有$n>3$,从而$\rho_*$和$M$是负相关的。(可以在之前的$(\log\rho,\log T)$图中看出)
由光度$L\sim 4\pi R_*^2 \sigma T_\mathrm{eff}^4$,联立质量-半径关系有
对$M\le M_\odot$的恒星,p-p链主导,$n=4$,
对$M>M_\odot$的恒星,CNO循环主导,$n=16$,
得到和上面主序带相同的结果,质量越大(光度越大)$\log T_\mathrm{eff}$的系数越大。
演化时标
即更大质量恒星在主序上停留时间更短,演化更快。
中心温度
对$M\le M_\odot$的恒星,p-p链主导,$n=4$,$T_c\sim M^{4/7}$。要求$T_c\ge T_\mathrm{min}$,估算得到最小值量$M_\mathrm{min}\sim 0.1M_\odot,L_\mathrm{min}\sim 10^{-3}L_\odot$。
如果考虑$\kappa$不是常数,Kramers不透明度$\kappa=\kappa_0 \rho T^{-7/2}$。此时$L\sim M^{\frac{5+31/2n}{1+5/2n}}$。对p-p链主导的小质量恒星,$L\sim M^{5.46}$,与观测$L\sim M^{4.5}$基本一致。
对大量恒星样本的观测,由于形成时间不同,$\mu$也不同,因此在赫罗图上有一定的弥散。
演化后期恒星的结构
用$(\log T,\log\rho)$平面上一系列点描述恒星内部不同壳层的温度和密度,中心点应是曲线右上端点而表面是左下端点(温度最低,密度$\rightarrow0$)
对如图的恒星,
- 在主序阶段(曲线A),只有中心点O在核反应曲线上方,即只有核区能发生核燃烧。
- 演化到曲线B,核区氢燃料耗尽,发生自引力收缩,使中心点向右上方移动,但还未触发氦燃烧;而核区外围的中间壳层可以触发氢燃烧,此时恒星成为红巨星(Red Giant)。
若收缩过程为准静态过程,维里定理成立,且系统能量守恒,即引力势能和内能都守恒。为保持引力势能守恒,核区收缩时外壳应膨胀,为保持内能守恒,核区温度升高时外壳温度降低,即外壳绝热膨胀。
考虑距中心$r_0$处两个相等的质量元,$\Delta m_1=\Delta m_2=\Delta m$,$\Delta m_1$向内收缩$r_0\rightarrow r_1$,而$\Delta m_2$向外膨胀$r_0\rightarrow r_2$使引力势能不变:得到$r_2=(2-r_0/r_1)^{-1}r_0$。核区略微收缩可以导致外壳膨胀很多。
红巨星外壳的绝热膨胀导致$T_\mathrm{eff}$和$L$都降低,恒星将离开主序带。 - 若核区收缩使中心温度达到$3\alpha$反应的条件,核区的氦燃烧将被点燃(曲线C)。此时恒星核区的氦燃烧和外围的氢燃烧同时进行
- 大质量恒星经过多次引力收缩和加热,将形成多壳层燃烧的洋葱结构。
- 最后,核区重元素的燃烧也停止,将触发超新星爆炸,外围壳层被吹散到星际空间形成ISM,中心形成中子星或黑洞。